- 转载自: 邯郸房小顾
- 时间: 2024-08-06 17:03:15
- 696人浏览
最近,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布要把一些以成语命名的街道改名,理由是这些名字“不易识记”。比如,“胡服骑射路”要改成“文津路”,“完璧归赵路”将改为“安吉路”。这一下子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。
邯郸有着3100年的建城历史,一直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著称。这里诞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,比如“邯郸学步”、“滥竽充数”等。2020年,邯郸在新区的33条街巷以成语命名,希望借此体现城市的历史底蕴。然而,仅仅四年后,这些街道被认为“不易识记”,需要更名。这个矛盾的决定令人困惑:当初命名的时候,经过了广泛的意见征求和专家论证;如今更名,也是依据相同的条例和规定。到底是文件在“打架”,还是相关部门在道路命名上太随意?
此次道路更名引发了广泛讨论。道路的命名和更名,不仅仅是“名字”的问题,还涉及到户籍、身份证、门牌号等一系列实际问题,耗时耗力耗钱。因此,应当慎重。国务院《地名管理条例》指出:“地名的命名、更名、使用、文化保护应当遵守法律、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,反映当地地理、历史和文化特征,尊重当地群众意愿,方便生产生活。”邯郸以成语命名道路,确实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征,但名字不易记忆、传播,又与方便群众生活产生了冲突。在这种情况下,简洁明了、好记好找的名称显得尤为重要。比如将“一言九鼎街”改为“九鼎街”,既保留了历史文化,又便于日常使用。此外,其他城市在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时,也应避免草率行事,生搬硬套。要做到创意与实用相结合,使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生活互相促进。

62